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成立

(杂志新闻通稿)

 

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于69在天津迎宾馆召开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分别为大会发来贺信,对基金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成其圣同志亲临会议祝贺并讲话,天津市级老同志罗远鹏、王鸿江、陈洪江、方放同志参加成立大会或为基金会成立揭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同志对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高度重视,给予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因临时去北京开会未能出席会议。

方放基金会是由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副会长、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姜炳坤等四名老秘书工作者动议发起,并由姜炳坤个人捐赠资金注册设立的,是全国第一家关于秘书学和公文写作学研究方面的基金会。方放基金会的成立,不仅是天津市秘书界的一件盛事,也是秘书学理论研究及秘书事业发展的一大标志。中国高教秘书学会、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以及北京、上海、重庆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秘书学会和秘书工作研究机构和《档案学通讯》、《办公室业务》、《办公室工作》、《秘书战线》等杂志社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成立大会,一批在全国卓有建树、卓有影响的有关秘书学、公文写作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秘书工作者也参加大会表示祝贺。黑龙江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原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王云奇,四川省秘书学会会长兼公文写作研究委员会主任叶黔达,中央办公厅局级离休老同志田真代表来宾在会议上致辞。

方放同志是天津市老一代秘书工作者,曾任市委秘书长、市政府顾问。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秘书工作的特点与规律,道德文章备受业界推崇,先后获得“中国秘书名人最佳贡献奖”和“中国公文写作研究特殊贡献奖”。方放基金会的宗旨是,继承与弘扬以方放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秘书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与道德情操,奖励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优秀研究成果,为广大秘书工作者服务,为加强秘书职业队伍建设、提升秘书工作水平服务,为多出理论成果、多出人才成果,推进各级各类办公室的发展服务。

李建国副委员长和郑万通副主席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方放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忠诚于秘书事业的高尚的职业操守与丰厚的学识魅力。方放先生和成其圣同志的讲话,殷切希望基金会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需要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特点、新需求,推出新成果,实现新发展,使理论研究更好地发挥引领实践、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多出理论成果,多出人才成果,更好地为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希望基金会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和纽带作用,团结广大秘书工作者,努力把基金会打造成为一个在天津市和全国秘书界有较强影响力的社团组织。

方放基金会代理理事长姜媛向大会通报了基金会的筹组情况。天津市社科联和市社团局对基金会的组建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积极的帮助,方放老曾多次就基金会的宗旨、目的、任务、应该坚持的原则等重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11227日,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基金会的主管部门,发文批复了基金会的成立。今年224日,基金会召开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基金会章程和基金会重要的规章制度,选举产生了基金会理事会的领导成员,并决定聘请一批在全国秘书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和顾问。基金会近期将抓好办公室业务培训、优秀论著评奖和组织编写秘书系列丛书等工作,将理论课题研究与工作经验推广结合起来,将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与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结合起来,将理论研究、理论创新与普及推广、培训提高结合起来,努力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团结广大秘书工作者,形成聚合效应,合力研究,合力推进,把基金会办出特色、办出权威,办成秘书之友、秘书之家。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广州市委书记张汉青,中共重庆市委原副秘书长、重庆市秘书学会会长任群,广西自治区区委办公厅原副主任黄桐华,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霍夫,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政府局级离休干部屈干臣以及中国高教秘书学会、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广西秘书工作者协会、甘肃秘书学会、石家庄秘书协会、办公室业务杂志社、秘书战线杂志社、秘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河南省现代秘书科学研究院等为基金会成立大会发来贺信或贺词。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级老领导、北京现代秘书研究中心主任傅西路同志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特为大会送来“秘书之家”题词。

基金会成立大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秘书工作专家学者认真讨论了“关于举办全国秘书论著评奖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和“评奖程序及规则”,就奖项的名称,奖励的范围、条件,评审专家的组成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或建议。

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成立大会做了报道。